助力疫後重振,譜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亞洲人居環境協會(中國香港)湖北代表處發證儀式

2020年9月17日上午,亞洲人居環境協會在鄂設立代表處發證儀式在湖北省公安廳境外非政府組織服務大廳舉行。這是新冠疫情後,首家在鄂設立代表處的境外非政府、非營利性組織,其活動地域涵蓋全國20多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湖北省公安廳境外非政府組織管理辦公室處長伍小峰先生、副處長李翔先生,亞洲人居環境協會副主席、泛亞環境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股票代碼6128)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陳奕仁先生,亞洲人居環境協會(中國香港)湖北代表處首席代表季節先生等出席此次儀式。
開放的湖北歡迎您!
湖北省公安廳伍小峰處長代表登記管理單位首先發言。他講到,湖北省地處長江中游,位居華中腹地,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武漢市是中部六省唯一的副省級市,國務院批復確定的中國中部地區的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工業基地、科教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作為中國經濟地理中心,武漢素有“九省通衢”之稱,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和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其高鐵網輻射大半個中國,是華中地區唯一可直航全球五大洲的城市。
武漢是中國首批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是外商投資中部的首選城市,所有外商投資中,港資比重最大。武漢是近代中國興辦博覽會的發源地之一。改革開放之前,武漢就是中國四大會展中心城市。自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4月,有英、美、俄、法、葡、荷、日、德、比、意、丹、瑞典、挪、墨、芬等15國先後在漢設領事館、總領事館,奧、西、瑞士、剛果、菲律賓等國也在漢開辦領事業務。目前,法國、美國、韓國、英國設有駐武漢總領事館,湖北省是設有總領事館最多的中部省份。此外,還有眾多境外非政府組織,在武漢設立其中國代表處或分支機搆。他們為促進湖北的經濟、文化、教育、商貿等多方面的交流做出了貢獻。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指示要求,弘揚偉大抗疫精神,促進長江經濟帶發展以及中部地區崛起,希望越來越多有能力、有擔當的境外非政府組織到湖北安家落戶,為湖北的創新發展貢獻力量。 湖北省公安廳李翔副處長代表登記管理單位宣讀了致《亞洲人居環境協會(中國香港)湖北代表處告知書》。
亞洲人居環境協會為什麼選擇湖北設立代表處?
亞洲人居環境協會副主席、泛亞環境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港交所股票代碼6128)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陳奕仁先生在發言中首先向英雄的湖北人民、武漢人民致以崇高敬意。並向為協會在湖北設立代表處給予支持與協助的省、市兩級政府及各職能部門,尤其是湖北省公安廳、湖北省住建廳、武漢市政協、武漢市公安局表示了誠摯的謝意和衷心的感謝。
他介紹到:“湖北省是中部崛起、長江經濟帶、一帶一路等多個國家戰略的重要交匯點,武漢是充滿希望與機遇的國家中心城市,區位、產業、科教、要素、人才等優勢突出,發展潛力大、空間廣、韌勁強、後勁足。亞洲人居環境協會一直關注湖北的發展,並通過多種形式為湖北的發展貢獻著力量。當協會決定在內地設立代表處時,就向湖北省住建廳提交了申請。並在湖北疫情結束復工複產的第一時間,向省住建廳、省公安廳表達了希望繼續在湖北設立代表處、助力湖北疫後重振的願望。在省住建廳、省公安廳的大力支持與協助下,今天我們得到了在湖北設立代表處的許可,並且有幸成為疫情結束後第一家入駐湖北的境外非政府、非營利性組織。對我們來說,即是一份榮譽,也是一份責任。我們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為湖北省疫後重振貢獻出自己的全部力量。”

亞洲人居環境協會是什麼樣的境外非政府組織?
據瞭解,亞洲人居環境協會(Asian Habitat Society)簡稱AHS”,於2004年8月13日,經香港特別行政區警務署批准成立的非政府、非營利性學術組織。其致力於推進人居環境建設領域的國際合作以及亞洲國家間的區域合作,促進亞洲各國進行人居環境科學理論和實踐研究。
2010年,亞洲人居環境協會與聯合國人居署亞太辦事處、福岡亞洲都市研究所、亞洲景觀設計學會共同創設“亞洲都市景觀獎”。該獎項以公正、公開、公平為原則,是一項公益性的亞洲區域年度性獎項。歷經10年的發展,已有來自中國(包括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印尼、尼泊爾、越南、緬甸、印度等12國家或地區的107個城市或項目獲得當年度“亞洲都市景觀獎”稱號;有來自中國、日本、韓國、越南、印度、阿富汗、巴基斯坦、斯里蘭卡、菲律賓、孟加拉、馬來西亞11個國家的16個項目獲得當年度“亞洲都市景觀獎範例”稱號。

每年度舉行的“亞洲都市景觀獎頒獎禮”都彙集了數百位元來自亞洲各國、地區的政府管理者、專家學者、相關從業人員、媒體等人士出席,是亞洲城市人居環境改善、可持續發展領域的年度盛會。
2012-2018年間,亞洲人居環境協會先後三次在聯合國人居署舉辦的“世界城市論壇”(2012年義大利那不勒斯、2014年哥倫比亞麥德林、2018年馬來西亞吉隆玻)中舉辦了國際性的分論壇(2020年2月第十屆世界城市論壇期間,因疫情原因,未能前往阿聯酋阿布達比如期舉辦分論壇)。

在分論壇中共同討論了亞洲人居環境領域中存在的熱點問題,探討了亞洲城市化進程中的人居環境建設,交流了人居環境領域的研究成果,推進了亞洲人居環境事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中國內地,該協會從2004年至2012年,與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人居環境委員會(原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下屬中國房地產及住宅研究會人居環境委員會)合作,先後參與了住建部、科技部等國家部委的多項課題研究工作,其中包括《城鎮規模住區人居環境指標體系研究》、《城鎮人居環境指標體系研究》、《美國與中國綠色建築評估標準比較研究》及《城市景觀評價指標體系研究》等,為推動中國內地人居事業的發展一直做著不懈的努力。

在湖北,亞洲人居環境協會先後為武漢東湖綠道、武漢園博會、武漢首義廣場、武漢中山艦旅遊核心區、武漢國家生物產業九峰創新基地、湖北遠安桃花島、湖北黃石園林博覽會、湖北襄陽魚梁洲環島景觀帶等眾多湖北省內知名專案提供了服務。
經過10餘年的發展,亞洲人居環境協會與聯合國人居署、亞太經社理事會等國際機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中聯辦、新加坡建屋發展局、日本福岡市政府等政府部門,亞洲規劃院校聯合會等區域及國家級組織或地方性團體,中國同濟大學、日本九州大學等院校及科研機構開展了學術交流、課題研究等工作。
亞洲人居環境協會(中國香港)湖北代表處的設立將給湖北帶來什麼?
- 借助亞洲人居環境協會國際、國內資源,促進人居環境建設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創新方式方法,推進城鄉環境整治,宣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把全生命週期管理理念貫穿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全過程各環節,力圖在湖北樹立中國,乃至亞洲的人居環境改善典範;
- 發揮非政府、非營利性組織優勢,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攜手共進,發揮各自特點,完善會商、協調、推動機制;打造長江“一江兩岸、兩岸一體”最美岸線,共同建設產業創新走廊,著力推動湖北省與中部各省合作再上新臺階;
- 發揮協會研究、培訓優勢,助力武漢兩江三鎮、六軸六楔、北峰南澤,光谷、車都、臨空3個新城組群升級副城的發展規劃及建設目標,為湖北相關決策部門提供可參考的研究成果以及人才培養;
- 以“亞洲都市景觀獎頒獎禮”為龍頭,引入具有影響力的國內、國際活動,助力湖北創新發展。若能將“亞洲都市景觀獎頒獎禮”引入湖北,畢竟對湖北的城市建設、對外交流、會展經濟、旅遊發展、城市形象等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亞洲人居環境協會(中國香港)湖北代表處的正式設立,標誌著中國內地與香港、與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又增加了一座人居環境、可持續發展等領域交流與學習的橋樑。相信在代表處的不懈努力下,必將為中國內地特別是湖北疫後重振和高品質發展提供新的動力。